株洲晚报10月19日讯(记者 周靖/文 张媛 实习生 夏湘鹏/图)清晨,5点30分,芦淞服饰步行街。
这个点的芦淞市场,能看到最多的,就是穿着黑、短裙,化着精致妆容,脚下踩着“恨天高”,头上盘着高高丸子头的模特们。数万名模特从各个方向如 潮水般向芦淞市场涌来,手上拎着早餐,迈着匆匆的步子,又迅速钻进旁的每一家市场,很快消失在视野中。不到30分钟的时间,原本熙熙攘攘的街上就只剩下 提着大塑料袋穿梭在各个市场间的进货商户了。
模特们也许不明白,但她们每天都在诠释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芦淞服饰市场群这个占地仅为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跃着逾10万的从业者,其 中模特数量超过3万人,不管店铺多小,都会请上一两个模特,她们身穿店内爆款,看到每一个过的顾客都会喊上一句“有新款,进来看看啰!”每个人每天几十 至数百甚至上千件的销售量,才造就了芦淞市场超过400亿元的年成交量。
同时,模特们也是一个从未被精准描述和计算过的群体,没有谁能准确说出芦淞市场的模特数量,似乎也没有人关心在市场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有多少模特来了又有多少模特离开这个财富之地,只是市场在发展,老板们对模特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模特们的心灵归属感却渐渐势弱。
谁也不知道芦淞市场群里,谁是第一个开始站柜台的模特,不过熟悉市场的人都知道,第一个模特肯定是从营业员发展而来的。“起初为了展示衣服的效果, 有条件的店铺里,营业员会为顾客试穿,久而久之就成为了营业员的另一大任务了。”一位在芦淞服饰市场摸爬滚打20多年的批发商如是说。
上世纪80年代,当的春风吹遍的时候,株洲人开始了背包提袋在火车站附近沿线叫卖的服装之旅,烈日下、风雨里、铁旁、公侧,到处都 是他们辛劳的身影和卖力的叫卖声,这是现在芦淞市场的雏形,这种雏形中,也孕育了最初的模特。尽管当时沿街叫卖的个体户并没有要模特来展示衣服的意识,但 为了能吸引住行色匆匆的人,除了高声叫卖外,他们开始将要大力推销的款式穿在身上,以期过往的客人能一眼看中,一下拿走几十件。
1989年,占地7000多平方米,拥有摊位700多户的芦淞服装大市场开始正式营业,这个从马市场发展来的株洲市第一个服装市场,从此开始了高 歌猛进的发展时代。马市场转变成为正式的服装市场,需要每天身穿主打款式衣服的模特随之应运而生,其中以商铺的老板娘为主,数量不到千人。
彼时,那些敢于烫着大波浪头发、穿上超短裙、蹬着高跟鞋行走在芦淞市场的模特们,给这个保守的内地市场带来了一股美丽的旋风,人们看到她们纷纷回 头,她们开始影响芦淞市场甚至整个株洲的时尚,喜欢赶时髦的女郎们开始学习她们的穿着打扮,前往芦淞这个时尚尖端的市场选购衣裳,“试版”模特渐渐成 为一个时尚又光鲜的工作。
1995年以后,芦淞服饰的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一座座服饰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最早的芦淞服装大市场为核心向外辐射,华丽、环洲 城、金都市场在随后的几年里纷纷开始营业,专业市场集群的诞生使得市场的发展如虎添翼,长沙、湘潭、益阳、邵阳等地的客商也都纷纷赶到芦淞“淘宝”,芦淞 市场就这么旺了起来,商家们也开始大量地聘请漂亮的女孩子做服装展示员,同时负责销售。
大河涨水小河满,商家们赚个盆满钵满的同时,随着芦淞市场一走来的模特们也开始收入大增,收入的高企也吸引了更多年轻女孩子加入模特行业,模特群体从最初的不足千人开始发展到上万人。
1998年被亲戚带入模特行业的美美,当时只有19岁,因为没有销售经验,只能拿到基本工资700元,不过这在当时还是高于一般的工资水平了,农村 出来的美美感觉很满意。让美美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自己的月工资可以涨到3000多元,这里面有新手成长为熟手的因素影响,也有模特们基本工 资上涨的功劳。
每天早上开市前,美美便穿上店里的热销款,有时候根据自己的经验搭配一条项链或者围巾,让衣服看上去更出彩。手里举着新款衣服站在店门口,美美恨不 得把来来往往的顾客全都往店里拖,“老板娘,进来看看,有最新爆款”这是她每天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不到半个月,从来没有干过这一行的美美已经轻车熟, 一眼就能瞧出对方是来进货的还是来随便转转的,只要对方肯跟她进店来,不消10分钟,美美便能拿下这单生意。为了吸引进店的顾客,美美会在10分钟之内为 客人试穿五六套衣服,每天几十次的换来换去,美美说好像换衣服都能成为模特的绝活了。
“那个时候生意好做。”已经身为老板娘的美美说起那段打工的时光还是眉飞色舞,成长为熟手后的美美平均每天能拿下五六百件的生意,收入自然也随着老 板生意的扩大在上涨,不过美美坦言,当时生意的火爆跟当时的大形势不无关系,“那时候卖女装的只有几个市场,竞争没有现在这么大。”美美说,而且当时很多 服装厂会严格控货,一个款式的衣服只提供给几个批发商,同款衣服之间的价格竞争也自然不比现在这么大。
芦淞服饰市场在接下来的10多年时间内一直走在发展的快车道,淞南、淞北、中国城、智超、天雅、金帝等各大服装专业市场纷纷抢滩芦淞,来这里淘金的 客商也发展到了全国各地,温州、广州、苏州、等地的服装批发商们都开始来到这里创业致富。到2001年底,芦淞市场就已经拥有专业服饰市场30余家, 经营户超过1万户,年成交额近60亿元。如果按照模特数量是店铺数量1.5倍的标准来算,2001年的芦淞,和美美一样的模特就已经超过万人了。
和美美不同的是,2007年才入行的丽丽只经历了大概3年的“黄金时光”,到2010年,丽丽就明显觉得生意大不如前了,“当时做事的店子是市场里 生意做得比较大的。”丽丽回忆,有时候她一个人一天便能拿下近千件衣服的单,工资高的时候甚至能拿到1万多一个月,后来订单的数量慢慢减少,到现在,她平 均每天只能拿到100多单的生意了。
刚入行的丽丽学得很快,加上嘴巴甜,说话很有亲和力,只要被丽丽拉进店的顾客总能在她手上成交,“看客人的穿着打扮,就能把对方的性格猜准几分。” 丽丽说,化了妆、打扮精致的客人一般很讲究细节,面对这样的客人需要多一分细心,有的顾客喜欢短发,或是穿着牛仔裤运动鞋,则做事比较利索,喜欢快速成 交,但是会不太好抬价……丽丽靠自己的细心和钻研,工作起来很快便如鱼得水了。
那几年在丽丽的回忆里可说是盛况空前,“差不多家家店铺都忙不过来。”丽丽说,上午模特们几乎没有任何的空闲,客人一波接一波地进来,不停地要为客 户试穿、打包,甚至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午饭当然是在店里解决,几个人坐在地上,叫来的外卖放在中间的凳子上,趁着客人稍微少点,模特们都是紧赶慢赶地 往嘴里扒上几口饭,有时候刚端起碗就有客人进来,只好又放下饭菜招呼客人,“那节奏像打仗一样急。”
2010年,已经自己开店的美美突然发现,进店来的客人还是多,但是走一圈问一下价格就走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了,原来“只要进来就能谈得下来”的客 户,慢慢开始往外流走,不止是美美的店,这种状况开始每天都在芦淞市场上演。很快,美美就找到了原因,自己店里有的爆款衣服,在市场内很多店铺都能看到, 同样一件衣服,出现在几十家店铺都可能,而且什么款在淘宝上都有得卖,价格还比市场上便宜,“到处都能买到的衣服,客户自然会对比价格”。
这种情况下,和丽丽一样的众多老板们对模特的要求更高一些了,身材和长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销售能力则是市场最为看重的,36岁的英子觉得,正因为这样,自己才能在30多岁的时候还能在市场里找到一份模特的工作。
在入行前,英子已经当了好些年的家庭主妇,她说能找到这份工作自己满意,虽然自己个子高挑,但毕竟学历不高,年龄也偏大,能找到一份月薪三四千的工 作已经很不容易了。英子的老板则不这么认为,“现在市场竞争大,英子很有销售技巧,她手上的回头客很多,现在,模特不能只靠好看的衣服吸引顾客进店,还要 能留住进店的顾客,守住回头客。”
如今的芦淞市场,服饰经营户已经达到2.8万,据芦淞区市场管理局局长过德文的估计,市场上的模特数量应该在3-5万人左右。在市场快速发展和竞争 下,模特们似乎正在慢慢成长为“全才”——不仅要好看,还要会做生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模特。但是专业人士们并不这么认为,在熟悉市场的专业人士看 来,模特们的未来之大多是3条——攒钱开店当老板,结婚生子后继续从事模特行业,更多的是嫁人生子后脱离这个圈子,不管是哪一条,都与专业的模特之 相去甚远。
智超时尚广场总经理韩绍辉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芦淞的模特是市场群中一个最大的群体,她们中很多人漂亮、时尚、勤奋,但是却少有人走出去,成为一名职业模特,模特们普遍的首要目标就是自己当老板。
专业人士认为,她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模特,模特们自己也是这么觉得。“其实说白了,我们就是销售员。”一位名叫静静的20岁女孩告诉记者,她从来 不会在亲戚朋友面前说自己是当模特的,而说自己是服装店的售货员。静静的这句话说出了很多模特的,尽管模特们的工资比很多普通白领都要高,但是她们对 于自己的职业认同却不是那么强烈,不少人表示,如果不是冲着工资来的话,根本不想做这一行,“很苦,很累,也没什么社会地位。”静静说。
在韩绍辉看来,模特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没有人对其进行专业指导,缺乏相关产业刺激的模特们极少有人会主动学习充电,这样的情况下,要走专业模特的线太难了。
正是因为缺乏专业性,芦淞市场的模特们几乎没有任何专业舞台表演的机会,在数万模特的基数下,到现在也未能发展出专业化和产业的模特行业,市场 上吃香的依然是营销模特。随着株洲服饰产业的品牌升级,对专业模特的需要会越来越大,但是芦淞市场的模特们似乎难挑重任。最让株洲模特界尴尬的一个例子就 是,2012年,服装大鳄百斯盾在株洲召开秋冬装发布会,出场的20位模特全部是外地模特,业内人士透露,百斯盾发布会现场采用200盏LED灯、150 平方米的LED屏和50米长的T台,总耗资80万元,气派堪称株洲史上之最,株洲本土模特却在口与专业舞台失之交臂。
随着市场的天平渐渐朝电商倾斜,芦淞服饰市场在2010年了瓶颈后,将发展电商作为商圈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目前,芦淞服饰城已初步形成实体城与虚拟城相辅相成的业态格局,电商产业已成为芦淞服饰城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芦淞服饰城交易中心约有5000户商家实现了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占商户总数的30%,服装加工约有800家企业(户)开展电子商务, 占加工企业总数的27%,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也于2013年12月25日正式上线%为服装行业商家。
据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的运营商经天纬地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王璟介绍,目前与该公司合作的200多家服装商家中,几乎没有商家会采用芦淞市场的营销 模特为其网店拍摄图片,绝大部分商家都会放弃自家原有的模特,选择专业模特进行拍摄。“有个别商家想要用自己的模特来拍,我们考虑到后期的效果也会劝说他 们换人。”王璟说,因为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市场里的营销模特和专业的平面模特差距还是比较大,首先,拍摄网店宣传图片对模特的身材要求比较高,其次也是最 重要的,要求模特有表现力,对服装的理解和展示比一般的营销模特要更强,“我们也试过营销模特,但是效果不好,最后还是不得不换人。”
在营业员和模特身份合二为一的20多年时间里,株洲芦淞的模特们在急速发展的市场中“”生长,在已近而立之年时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她们能否从原有格局中裂变和重生,这对目前还处于一盘“散沙”的数万芦淞模特而言,都是一个未知数。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