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直以来,坊间就有个传言:日本车一流产品在国内,二流产品往欧美,三流产品销亚洲,压仓的产品高价卖给中国人。就是说日本销往欧美的车,比销往中国...
一直以来,坊间就有个传言:日本车一流产品在国内,二流产品往欧美,三流产品销亚洲,压仓的产品高价卖给中国人。就是说日本销往欧美的车,比销往中国的车,无论在质量还是工艺方面,都要好很多。加上中国与日本的“世仇”关系和这几年中日关系的高度紧张化,这样的理论也成了助推国人厌日情节催化剂。
不过,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一个观念:那就是每个地区和每个国家对汽车的质量和标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不一样,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配置或调校方面等,而且这种情况也存在欧美等其他外资品牌车上。
如果认同以上,那么就可以接茬往下看;若不认同,请绕道吧!只有不带情绪,才能不吹不黑、不偏不倚,得到客观的结论。
现实中,我们常看到或听到有人说日系车对中国的标准远远低于美国。比如前几年丰田凯美瑞的“召回门”事件和本田雅阁的“婚礼门”事件一度被热炒,直到现在还被认为是“日本车不安全”的“”。而事实上,奔驰、宝马、大众、福特等都因类似的刹车系统进行过召回,而且数量不在丰田之下;至于在严重事故中出现被撞为两截的情况,不仅雅阁出现过,奥迪、别克、大众……甚至可以说,只要你英文足够好,上国外网站进行搜索,全世界断成两截的车祸照片,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大品牌,只是我们只愿意选择性地接受罢了。
日本是世界汽车出口大国之一,销往世界各地,因此有多种版本。而车厂在出口前会根据当地的汽油质量、空气质量等因素以及当地消费习惯、政策等人为因素作细微调整,确保足够的竞争力。
举个例子,美国人比较注重安全和实用性配置,而且燃油也比较便宜,因此,销往美国的日本车往往比较重视安全配置和动力系统。比如斯巴鲁森林人,在安全配置上差别较大;再比如丰田凯美瑞,动力方面,国产版本采用的是2.0L和2.5L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而美国版本则采用的是V6发动机,排量为3.0L,还有3.5L的。另外,在配置方面,国内消费者大都喜欢真皮座椅、全景天窗、、车道偏离、座椅通风加热等等,因此销往中国的日系车最重视的是舒适性或科技性配置。厂商心里知道,消费者有哪方面需求,就在哪方面做足文章。这并不是日系车不厚道,因为美国车、车以及其它很多车系都是这么干的。要知道,车企毕竟是商业行为,其目的是赚钱,投其所好才能赢得市场,消费者想要什么,自然就会提供什么。
但是一台车子在各个国家的制造成本都是有的,你想要这些配置得到满足,那就只好减配其他的东西,比如悬挂本来是铝合金的现在换成铸铁的,防撞钢梁本来是有的,现在给你换成泡沫的……这一方面是国内消费者和国外消费者的观念不一样导致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对汽车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我们需要相关法律慢慢健全。
不过,话说回来,不光是国内和美国的情况不一样,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情况也不一样。欧美都非常重视汽车的安全性,而日系车在欧美的市场的表现却有所区别,所谓有区别并不是说日系车销往两个市场车型在安全性有差异,也并非碰撞实验有问题,而是日系车在这两个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差距较大。
比如在美国市场欧系车卖得很差,能拿去测试的车型也比较少,因此在IIHS等美国测试机构的成绩榜上就被日系以及美系刷榜了,在欧洲则是反过来的,因为日系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相对较低,所以欧洲E-NCAP等测试机构的成绩榜上几乎都是青一色的欧系车。而在国内的C-NCAP上,日系的测试成绩普遍也是比较好的。可见,日系整体的安全性并不比欧美系差,甚至在部分车型方面还要占优(例如本田的ACE车身结构在面对25%偏置碰撞测试时的表现非常优异)。
至于在耐用可靠性方面,笔者见过国内超过百分公里的花冠,也见过超过百万公里的捷达,国外更是有年龄超过20年的凯美瑞,因此可以说日系车在车身结构、材质用料、装配工艺等方面应该都是差不多的。
其实笔者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给日系车正名,也不是为了印证日系车有多坑。事实上,汽车与我们用的其他设备一样,也只是一种商品,在我们选择或使用这些商品时,没必要加入很多的感彩,中国与日本的历史问题和现状,让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已,但这些问题与车这种商品并没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一码归一码,只从产品角度来说,日本车销往国内的和国外的质量上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实打实的讲,日系车的品质还是值得认可的。
12月29日,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将调整完善推广应用补贴政策,2019-2020年补贴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截至2016年12月25日,我国累计实施缺陷汽车召回1295次,涉及车辆3668万辆;2016年度截至目前已召回汽车1132.56万辆,创历史新高;气囊、安全带问题成引发召回的主要缺陷问题。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