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是一种曲射武器,可以从山的这面打到山的那面,是步兵用来对付隐蔽之敌的利器。使迫击炮“能跑,会飞”,自然使它如虎添翼,威力大增。(来源: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由于中小口径的迫击炮比较轻便,便于步兵携带,所以,在二战结束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自行迫击炮。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炮兵武器自行化的发展,以及迫击炮口径的加大,迫击炮的自行化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率先研制成功的,当属苏联的2S4240毫米“郁金香”自行迫击炮。
这种自行迫击炮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装备苏军的重型炮兵旅。不过,由于它是重型武器,装备的数量不多。真正大量装备苏军的自行迫击炮,当属2S9型120毫米自行迫击炮。2S9120毫米自行迫击炮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80年代初期开始装备苏军的空降师
用以取代过时的M1943式120毫米迫击炮、D-30式122毫米榴弹炮和ASU85式8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不难看出,2S9是一种多用途炮兵武器。从机动性上来看,2S9能跑,能飞,能潜水,三栖高手;从火炮的用途看,可当击炮、榴弹炮和加农炮,一炮多用
国家也称它为“自行加榴追击炮”。2S9自行迫击炮的战斗全重8吨,乘员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和装填手)。车长6.02米,车宽2.63米车高2.3米,它采用加长型的BMD空降战车底盘,与BMD相比,车长增加了720毫米。
采用BMD空降战车底盘的好处是,能较好地解决自行迫击炮的空降和空投问题。道理不言自明。不过,与BMD空降战车相比,一个最明显的外部特征是,2S9的每侧负重轮数为6个,而BMD战车的则为5个,这一点成为识别2S9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征。
当然,主要武器的不同,也是重要的一点。乘员的是,驾驶员在车体前部中央,有驾驶员舱盖和3具观察用潜望镜;车长席在驾驶员的左侧偏后,有的舱门和2具潜望镜和1具望远镜;战斗窒有2名乘员:炮长位于炮塔内火炮的左侧,
有1具用于间接描谁的周视准镜和1具用于直接睛淮的潜望式准镜;装填手位于火炮的右侧,有1具观察用的潜望镜。炮塔顶部有2个舱门,供炮长和装填手出入。2S9自行迫击炮的主要武器是1门长身管的120毫米迫击炮。
这是种多功能火炮,除了能像传统迫击炮那样大仰角射击外,还能像榴弹炮那样进行间接射击和像加农炮那样进行直接瞄准射击。射击方式的转换,只需几秒钟便能完成。其实,原来苏联军方就笼统地称它为自行火炮
而一些国家称它为自行榴弹迫击炮,只是近十多年来人们才习惯地称它为自行迫击炮。传统的迫击炮采用滑膛炮管、炮口装填和发射带尾翼的迫击炮弹,这是迫击炮的三大特征。后来,迫击炮的结构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线
炮尾装填和能发射多种炮弹的迫击炮。在20世纪80年代来讲,2S9就是一种线膛炮管、炮尾装填的新型迫击炮。当然,拿到今天来讲就不算新鲜事了。为了便于从炮尾装填炮弹,2S9自行迫击炮采用了螺接式炮闩和半自动装弹机。半自动装弹机为气动式,装填炮弹时
装填手先将炮弹从弹架上取下放到弹带上,按动控制台上的按钮,起动电控气动阀,靠高压空气的作用,自动将炮弹推入炮膛,并关闭炮闩。这种半自动装弹机的优点是,当迫击炮进行大仰角射击时,不须降低炮身便可以实施装弹。采用气动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在发射后开闫的瞬间,部分压缩空气可以冲入炮膛
将炮膛内的火药燃气吹出,不致进入战斗室。圆此在火炮身管上未装抽烟装置。由于有了自动装弹机,使它的战斗射速达到了6-8发/分。火炮从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仅需30秒的时间。火炮的高低射界为一4+80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35度。火炮的驻退机和复进机安装在身管的上方,很紧凑,据认为
这是火炮的方向射界受的主要原因。不过,从火炮的射身击运用上看,主要为支援火力,以间接射击为主,采用原地射击方式,并不需要像坦克那样迅速实施火力机动,能作有限的方向射界调整就足够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制的自行迫击炮,多数采用了全封闭式炮塔。在这方面,2S9是走在前头的。全密封式炮塔,也为乘员提供了对轻武器的防护能力。
该自行迫击炮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最大装甲厚度为16毫米。车内有三防装置和灭火抑爆装置。2S9自行迫击炮采用加长型的BMD空降战车底盘,每侧增加了1个负重轮,车长由5300毫米增加6020毫米。动力一传动装置后置。动力装置为V型6缸水冷柴油机,最大功率240马力。传动装置为机械式,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
行动部分采用式液气弹簧悬挂装置,使车底距地高在100至450毫米的范围内可调,提高了炮车的通过性和空运机动性。无疑,可以空运和空投,也是2S9自行迫击炮的一大亮点。2S9炮车可以搭乘伊尔-76,安-12和安-22运输机空运,并用PRSM915重型喷气伞降系统空投。“能跑能飞能浮水”,说2S9自行追击炮是“三栖战神”,还蛮够格的。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