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就是说,在鼓励“共享汽车”的发展。
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对用户权益、提高小微型客车租赁有效供给、优化交通出行体系、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预约、找车,剩下的就是出发”、“不用养车、扫码用车”、“随借随停”……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一种补充,如今又有了“新能源”、“共享经济”等概念为其,在中国市场蛰伏一段时间后,共享汽车(Car-sharing)终于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萌芽、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众多产业资本积极转型布局共享汽车领域。2016年全国只有二三十家共享汽车平台,而今已达到上百家。而从资本市场看,2016年年底以来,对于共享汽车概念股,A股市场已经炒作了两轮,海马汽车、力帆股份、庞大集团等公司股价应声而起,新能源共享汽车概念频受热捧。
在上海,上汽集团与EVCARD合资成立的“环球车享”已投放运营6500辆,在广州,已有“有车”、EVCARD、驾呗等共享汽车运营商;在深圳,比亚迪、中兴、车普智能、联程共享四家企业的1000多辆分时租赁汽车每天活跃在街头;在重庆,戴姆勒集团旗下的“即行Car2go”已陆续在重庆主城区投放600多辆奔驰smart汽车。
但目前为止,国内汽车共享项目仍处于初期阶段,大规模商业化进程较慢,行业渗透率较低,多数项目止步于“短时租赁”形式,尚未达到替代私家车的“共享”目的。
共享汽车对使用者要求更高,成本也更高。新能源汽车入驻,虽然解决了汽车加油的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充电站建设、汽车保养以及维修人员的费用。看得见的成本再加上运营期间那些看不见的“沉没成本”,无疑增加了共享汽车的盈利难度。
不过,2016年至2017年,共享经济快速崛起,覆盖面迅速扩大。相对来说,共享汽车的优势也非常明显,环保效益突出、减少道占用、节约停车资源、降低出行成本等。
科技和商业模式的进步,正在不断赋予生活全新的模式,可以预见,在这个变化如此之快的时代,共享汽车的发展必将跨入新的,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